第三财经网 2024-11-22 18:31 505
欧易交易所
软件大小:268.26MB
软件版本:v3.4.2
虽然这样说可能有些夸张,但应用创新的速度可能都不如公链新增的速度。
特别是近期,随着模块化公链和 RaaS 的完善,推动了「场景链」的快速发展,比如 DePIN、AI 或者金融应用都要一条独立的区块链网络,还有很多金融或者综合性机构也要发行自己的链(HashKey Chain 和 Base)。
另外,比特币二层也都在最近两个月密集上线,比如 Citrea、BOB、Bitlayer、Merlin Chain 等。最后,还有那个永恒的话题「性能」,也由并行化虚拟机(和 Parallel EVM)推动,比如 Monad、MegaETH、Artela 等。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管理多链的资产和应用已经越来越痛苦,更何况还要在每个链都留一些 Gas (交易手续费)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年里随着「跨链桥」的普及,解决了一部份的流动性问题,有时也会把它归类为「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话题之下。但最终如何将这些流动性汇集在一起,或者将这些体验全部串联起来,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所以才诞生了这一全新概念和叙事「链抽象」,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互操作性 2.0」或这类产品的终极形态。
三种方案正因为存在这些体验问题,区块链的互操作性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用户的目的并不是用「跨链桥」,而是希望能实现更具体的需求,比如去交易特定资产,或者使用某些应用。
在只有几条链的场景中,用户勉强还能自己管理跨链桥和多链资产。但是随着未来这么多链的竞争,以及应用和流动性的分散,让用户自己安全管理这些资产是完全不现实的。社区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反馈:「我已经完全不记得在哪些链和哪些协议中质押过什么资产了。」
用户并不想了解「链」是什么,只想知道能用来做什么。所以「需求」才应该是用户需要了解的东西,将「链」隐藏在需求之下,才是一个正常用户的认知。
也正因为跨链桥解决不了用户统一管理资产、直接使用应用的需求,链抽象的概念才被提出,作为「互操作性」话题下的又一个重要节点。
已经有不少团队专注于「链抽象」并提供解决方案,但整体来看各团队都有相似的模块和架构,但各自的侧重点差异也很大,至少可以分为这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向:签名网络、通用账户层和跨链桥聚合。
其实也很好理解,对于链抽象方案来说,通常需要用户有一个统一的账户,这个账户和关联账户可以在多个链上提交交易,同时解决 Gas 代付,以及跨链信息通讯等问题。除了上述共性的部分,这些解决方案因其自身特点而专注于不同的独立模块。
NEAR 将重点放在了用 MPC 节点构建去中心化网络,实现多链的签名,而 Particle 则更关注于 EVM 生态,先支持目前更广泛基于 EVM 技术栈构建的公链生态,而其他类似 Polygon 和 Optimism 的方案则更关注于统一的跨链桥,更聚焦在自己的 RaaS 生态,只服务用 CDK 或者 OP Stack 的 L2。
签名网络:NEAR签名网络的方案由 NEAR 提出,被称为「Chain Signatures」。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允许在 NEAR 链上生成的地址成为用户的主账户,而其他链的账户和交易则通过一个去中心化的多方计算(MPC)网络完成签名,并提交到目标链上。
此外,NEAR 还推出了一个名为 Multichain Gas Relayer(多链 Gas 中继器)的模块。这个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代付交易的 Gas 费用,解决了用户在进行跨链交易时需要持有各个链上原生代币的问题。当前,这一功能支持使用 NEAR 或 NEAR 上的 NEP-141 代币支付 Gas 费用,还不能支持更广泛的 Gas 抽象。
这么设计的根本原因是 NEAR 并不是一个 EVM 兼容链,但是众所周知,目前市场的主流依旧是 EVM 同构链,数量多得多。所以也就只能通过 MPC 网络实现与 EVM 同构链的互操作性。
因此还会带来一些体验层面的问题:
迁移成本较大:对于以太坊生态的用户来说,无法直接(比如用 MetaMask)迁移到 NEAR 生态,还是需要通过 NEAR 创建全新的账户。
确认交易过程较长:因为通过 NEAR 创建的 EVM 多链钱包是 EOA 的(也就是通过公私钥生成的钱包),所以对于跨链的这些需要多笔交易(至少包含授权 + 交易)排队并行签名的过程,用户需要等待确认的过程可能会比较久。而且因为是分开多笔的,其消耗的所有 Gas 也无法优化。
从代币效用来看,NEAR 的原生代币将会成为整个链抽象过程的 Gas 代币,用户需要消耗 NEAR,支付整个链抽象过程中的所有 Gas 成本。
通用账户:Particle Network而 Particle Network 的方案则更关注在账户本身,通过一个独立的区块链网络来调度其他链上的状态和资产。说的更直白一点,用户只需要用 Particle Network 的地址就能接入所有链的资产和应用,Particle 把这个地址称为 Universal Account。
至于信息的中继,也就是跨不同链的消息传输,Particle 的 L1 通过自己链上的 Relayer Node 监听外部链的 UserOps 的执行情况,但由于底层还是基于 EVM 的,所以如果要支持非 EVM 同构链的地址,可能还需要其他模块来支持,比如类似于 NEAR 的 MPC 网络。
所以这是个很大的差异,和 NEAR 不同的是,Particle Network 的设计中是将 EVM 放在最优先位置考虑的,原生就是一个 EVM 的地址,接入 EVM 生态的任何链和应用,或者钱包等,都会相当容易。
站在一个用户的角度来看,Particle Network 的这个 EVM 优先的方案,可以让用户很方便的迁移之前在 EVM 生态中创建的账户,也就是在 MetaMask 中增加一个网络而已,和当时增加 Optimism 或 Arbitrum 网络的流程一样简单。
以一个重度或者 Web 2.5 用户都会有强烈感知的一个场景为例:USDT 分布在几条链上,例如 100 USDT 在链 A,100 USDT 在链 B,100 USDT 在链 C,当用户想用这些资产去购买链 D 的资产的时候会非常麻烦。虽然这些 USDT 都完全属于用户,但是用户体验上并不能方便的实现,因为这些资产被割裂了。如果把这些 USDT 都搬运到一个链上,不仅仅是寻找跨链桥和等待的时间问题,可能还要准备不同链的 Gas。而 Particle L1 提供的 Universal Account,用户可以集合分布在不同链上的购买力,一键购买任意链的资产,并且可以选择任何 Token 作为 Gas。其底层的运行机制可参考下图。
另外 Particle 方案和 NEAR 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易的颗粒度不同,并且也能通过聚合的方式实现批量签名和交易。也就是用户可以将多笔交易捆绑在一起,这样不仅能节省用户签名的次数和时间,还能节省复杂交易场景涉及的 Gas。
Particle 为其代币 $PARTI 设计了多种的消耗和使用场景。作为普通用户,最直接的就是可以作为 Universal Account 的 Gas 代币,完成任意区块链的交易,如果没有 $PARTI 也可以选用其他代币进行代付(但不管使用任何代币支付 Gas,都会消耗 $PARTI)。而对于整个生态来说,Particle L1 有 5 种节点角色(参考下图),可以通过质押 $PARTI 成为节点,参与网络共识与交易获得更多奖励。另外,$PARTI 代币也可以在 Particle Network 内充当 LP 代币,参与跨链原子性交换并赚取交易收入。
跨链桥聚合:Polygon AggLayer跨链桥聚合的方案的两个典型是 Polygon AggLayer 和 Optimism 的 Superchain。他们也都是以以太坊生态优先而设计的整套架构。
相比较传统的跨链桥,AggLayer 希望能统一跨链桥合约的标准,这样就不用每个链和以太坊之间都是独立的智能合约了。所以这套方案中,以太坊主网是一切的中心,然后通过一个零知识证明聚合所有链的跨链信息。
但这里面的问题在于,其他链不一定会接受这种统一的流动性的跨链桥合约,这会使得接入新公链带来一些阻力,除非这套方案能让所有其他公链接受,或成为广泛的行业标准。如果换个角度来理解,AggLayer 其实是对采用了 Polygon CDK 开发链的团队的一个额外功能,所以没用 CDK 的就不会自带这个功能。
Optimism 的 Superchain 也有些类似,他们会先关注于以太坊 Layer2 之间的互通,毕竟已经有一些团队使用 OP Stack 开发更多的二层网络了,他们之间是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实现互操作性,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如何扩展到更广泛的其他公链网络。
所以从用户体验来说,AggLayer 和 Superchain 由于绑定在 EVM 生态中,所以也能很方便的从 MetaMask 迁移,不过对于 EVM 之外的生态,就无法接入了。
总结尽管这些方案在侧重点上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在区块链网络迅速扩展的世界中,为用户提供一种简洁和直观的方式来管理多链资产和应用。每个团队都在努力解决如何让用户在多链环境中保持操作的简单性和清晰性。
从三种方案来看,NEAR 的签名网络以 NEAR 网络为核心,并设计了去中心化的 MPC 网络中实现跨链签名。Particle Network 的通用账户则侧重于通过 EVM 的强大生态增强互操作性,同时可以接入更多其他公链生态。而 Polygon AggLayer 则专注于通过聚合跨链桥来优化以太坊生态内的互操作性。这些方案虽然技术实现和应用焦点不同,但都旨在提高用户跨链操作的便捷性和降低复杂度。
但我认为最终这些技术选型会殊途同归。因为它们都面向同一个最终目标——提升区块链生态的用户友好性和互操作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进一步整合,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合作与融合,各方案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所以现在更重要不仅是技术选择和叙事,而是尽早落地和让用户感知这种全链聚合的全新体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