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财经网
首页 > 区块链 > 文章正文

“超快充固态电池”首次量产上车 产业链机会来了

第三财经网 2024-11-16 19:50 676

4月8日晚,上汽集团(600104)旗下智己汽车在上海正式发布智己L6智能轿车。智己汽车方面介绍,该车型为全球首次搭载量产“超快充固态电池”的车型,智己L6将引领新能源汽车进入“固态电池时代”。近期,随着新车型的发布节奏加快,固态电池产业链概念股表现非常活跃。

不过,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业内对于上汽智己的“超快充固态电池”提法看法不一,有业内人士直言该电池依然是“半固态”。对于质疑,4月8日,智己汽车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半固态电池和准固态电池目前尚无明确标准,但使用固态电解质肯定可叫作固态电池。

“超快充固态电池”首次量产上车 产业链机会来了

上汽和清陶能源合作推出“固态电池”

“智己L6搭载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定名为‘光年固态电池’。”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说,新推出的光年固态电池虽然是固态电池的第一代,但实现了以同类电池几乎相同的重量,拥有超出30%的电量,“这就是固态电池替代液态电池的价值”。

据智己汽车方面介绍,智己L6车型率先搭载了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1.0”,这是一块容量达到133kWh的超大容量电池,能够让智己L6实现超10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同时,得益于智己L6的准900V高压平台,新车可以实现4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让驾乘者体验到10分钟补能400公里的快充效果。在碳化硅飓风电机的配合下,四驱车型的零百加速仅需2.74秒,极速可达268公里/小时。

清陶能源是此次智己L6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清陶能源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李峥介绍,与此前一些半固态电池采用“果冻”电解质的技术不同,此次智己与清陶推出的电池采用了“高离子电导率、耐高温固态电解质”以及“干法固态电解质层一体成型”技术。新技术使得电芯整体内阻大幅下降,也使得电池具备超快充能力。

“为了增强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导电性,我们在电解质中加入了10%的浸润液。”李峥透露,新研发的固态电解质厚度仅10微米,同时采用了无机涂层,可减少电芯短路的可能性;并且,当正极材料受热产生热量时,这一固态电解质层可隔绝热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有接近上汽集团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清陶能源是上汽集团发展电池创新业务的重要合作者。清陶能源作为目前国内固态电池技术研发的重要企业,其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近年来获得了9轮融资,估值接近200亿元。2023年,清陶能源还进入了江苏省上市培育名单。

早在2018年,上汽集团就与清陶能源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展开合作。上汽集团分别于2020年、2022年和2023年通过基金方式参与投资清陶能源。截至目前,上汽集团累计对清陶能源投资约29.835亿元,间接持有约15.29%股权,为清陶能源第一大产业投资人。

“固态电池”技术概念认定引发争论

“超快充固态电池”的上车也引发了业内激烈争论,甚至被指为“伪固态”。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发布微博表示,此时“宣传半固态车用电池的就是在玩文字游戏”。刘涛转发了赵长江的微博并表示:“文字游戏不是我们擅长的,唯有技术创新迭代才能推动时代进步,智己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

4月8日,智己汽车有关人士解释称,半固态电池和准固态电池目前尚无明确标准,但使用固态电解质肯定可叫作固态电池,这与使用液态电解液的传统电池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不过,相较于智己汽车,清陶能源方面的态度则要更为谨慎。“这款固态电池属于半固态电池。”李峥回应说。他介绍,清陶能源的固态电池产业化分为三步:第一代固态电池,即在智己汽车上装车量产的电池,也被称为半固态电池;2025年会开发第二代固态电池;最终实现的第三代固态电池,也就是全固态电池。

李峥解释,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三代固态电池的升级过程就是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设备创新,让电池的缺陷越来越少,导离子的能力越来越强,能量密度越来越高,同时,致密程度逐步提高,体积越来越紧凑。

对于“超快充固态电池”以及准900V高压平台等提法,有动力电池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在他看来,半固态和准固态这两个概念本就是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叫法,一般是按液态电解质占电芯的比重来分:液态(25wt%)、半固态(5―10wt%)、准固态(0―5wt%)和全固态(0wt%)。

“不过,上汽智己这次的确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前景,让更多人看到动力电池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通过持续研发,半固态电池包在成本下降的同时性能得到持续提升,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就将比插混和增程等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更具吸引力。”上述人士说。

固态电池技术优化为产业链带来机会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共同研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开始排产。半固态路线对于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更迭小,被视作全固态的过渡路线,半固态电池供应链与现有供应链的重合度高,对产业链冲击有限,将优先从航空飞行器、医用、消费电子等高端场景开始商业化。

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近期介绍了各自在固态电池相关布局情况。德方纳米(300769)表示,公司产品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体系,对于新兴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均保持高度关注。振华新材表示,公司在固态/半固态电池用的正极材料领域均有研发和技术储备,目前暂未量产供货。冠盛股份(605088)介绍,公司依托东驰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东驰新能源是“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孵化的固态电池企业之一。

三祥新材(603663)表示,公司致力于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及关键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已向清陶能源等企业送样,并达到使用要求。联赢激光介绍,清陶动力是公司客户,公司为其提供了固态电池装配线。

东方证券研究员认为,未来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全面优化,产业链存在较多潜在机会。其中,电解质为固态电池关键创新点;正负极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打开高镍三元、硅基负极乃至锂金属负极的应用空间;封装多采用软包路线,铝塑膜需求也有望提升。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科学难题,需要从关键材料、界面、复合电极、单体电池不同层面进行解决。比方说材料层次,硫化物电解质化学稳定性、空气稳定性很差,批量生产很难,基础硫化锂很贵,我觉得首先要把这个价格压下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