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财经网 2024-11-17 07:43 0
人形机器人成为今日A股最火板块!
11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71%,深成指涨1.22%,北证50涨1.61%,创业板指涨1.47%。其中,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最为亮眼,Wind人形机器人指数大涨6.24%,板块内多股股价大涨。昊志机电、丰立智能均实现20cm涨停,通力科技、江苏北人涨约13%,弘讯科技、科力尔、柯力传感、中大力德、新时代涨停,步科股份、拓斯达、汉宇集团、奥普特等涨超8%。
消息面上,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从关键技术突破、重点产品培育、场景应用拓展、产业生态营造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下一个"颠覆性产品"
《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意见》发布后,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进行解读:广发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趋势之潮已至,等待行业“0-1”拐点的到来;国泰君安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解决应用场景缺失的痛点,有望涌现一批优质的国产人形机器人企业;中信证券认为,与人形机器人配套的实质性支持政策有望相继到来,推动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的发展。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经理张璐表示,这是偏提纲挈领的一个文件,为行业后续发展明确了一些方向和时间点:
1、提到了“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把人形机器人和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车等科技产品并列;
2、明确时间点,2025年确保核心部件安全有效供给,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2027年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提出了3个重点产品方向:整机、基础部组件、软件创新;
4、提出了几个场景应用:服务特种领域、3C&汽车制造、医疗及家政。
人形机器人边际新增产业空间值得期待
目前,A股方面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如:中大力德表示,公司生产的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目前在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都有运用,包括六关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
天奇股份表示,预计公司与优必选科技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样机的交付时间不晚于2023年12月底。人形机器人将与公司汽车智能装备的系统解决方案相匹配,为终端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埃斯顿称,公司现有的部分核心部件、技术和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发有一定相关性,具备条件和可能性在未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应用场景的变化来适时进行布局。
从11月3日的表现来看,机器人板块内涨幅居前的个股总市值均在百亿以下,截至三季度末参与的公募基金还比较少。
不过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募基金对机器人板块的调研热度升温。博时、南方、诺安等多家基金公司,下半年均开展了“人形机器人”产业调研。
博时基金基金经理唐屹兵表示,智能机器人未来将成为AI大模型最大的应用场景,且和其他应用相比,智能机器人是一个从0到1的全新赛道,边际新增的产业空间非常大,而现在我们正处于机器人产业革命的浪潮起点。考虑到单台人形机器人价值量大,智能机器人整体的产业空间非常大。当前A股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市值普遍都不大,相比巨大的产业空间,未来的成长空间是非常大的。当前整个人形机器人还没有进行大规模产业化,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空间占比是非常低的。目前更多还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很小范围的客户在采购人形机器人,国内占比较大的还是工业机器人。
易方达基金经理成曦认为,人形机器人已有数十年研究历史,目前进入了智能化应用阶段,赋予了人形机器人更多样的功能,并应用到不同的工作领域。但是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方面,目前主要面临研发成本高、底层技术仍需积累等挑战。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处于早期,离大规模落地变现较远,催化事件多。人形机器人处于产业化0-1阶段,短期内技术、成本和场景等问题有待解决,主流产品方案尚未定形,短期应用场景主题投资存在较多炒作因素。
金元顺安基金表示,机器人板块在A股中是较成熟、研究较充分的一个概念板块,主要围绕着工业机器人相关零部件和主机厂展开。自2021年8月特斯拉首次发布人形机器人概念机——擎天柱Optimus后,该板块标的有了新的扩展,估值和市值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打开。
按照市场空间看,短期内预计Tesla Bot首先应用于自身的超级工厂内流水线上,年销量在万台级水平。中期内预计该类机器人将走向制造业和商业服务领域的各个场景,年销量有望达百万台级别。长期看大模型AI与人形机器人结合应用落地,大众对人形机器人高度接受,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销量有望达到千万台级别。
以特斯拉电动汽车上海超级工厂为参考,其在2021年国产化率90%左右。国产机器人零部件厂商基于成本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有望进入Tesla Bot供应链。相关投资方向有:旋转关节执行器和线性执行器总成、力矩电机、减速器、滚珠丝杆以及空心杯电机等领域的公司。
“机器人赛道尚处于0-1的成长期,未来潜力很大、机会很多,让我们一起期待。”张璐如是表示。
热门文章